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区域动态>详细内容

数智驱动 以理促思 ——记金鸡湖教育集团小学数学教研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1 点击数: 字体:A- A+

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路径,3月19日,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承办的金鸡湖教育集团小学数学教研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在星洋学校南校区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推理意识与推理能力的培养”。来自集团学校多位数学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星洋学校费越老师在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中以西游记为情境,由寻找孙悟空引入,逐步抽象出“列”与“行”的概念,练习环节设置多样化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由平面上点的位置顺移到教室里同学们的座位,将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相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整节课生动有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思中悟”。

7cc8d97e51a5470d95a4ddec498ae154.jpg

星洋学校曹飞帆老师在执教《确定位置》这一课中,“导弹定位”和“敌舰入侵”为情境导入,贴近国防科技热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责任感。通过“预设冲突—对比讨论—规范统一”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体现数学推理的培养结合北斗系统的介绍,既联系实际科技,又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2f23cc777d804035bd727704c9e3fcf8.bmp

文萃小学杨施丹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学生通过定位观察、有序交换位置等活动观察茶壶,在观察、想象、比较和推理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会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样子,发展了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5191c04a4ece4d12bf8a402d4ec21bca.bmp

文萃小学潘玲瑜老师通过情境创设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课程以游乐园场景为切入点,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各种平移和旋转的实例,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注重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精准把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能迅速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深刻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969224d115f4f8ca2ab1917b0b7fda5.bmp

斜塘学校王恩淼老师执教的《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中,教师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领悟和的奇偶性的本质内涵,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探索规律的过程。后面放手让学生尝试,让他们经历从举例考察到分析综合,从猜想到验证,最后归纳总结的过程,从中积累了数学推理活动的经验。

ea9a8c617d6547d3b8d242002371a749.bmp

斜塘学校金晓燕老师的课堂以“猜想-验证-归纳”为逻辑主线,融合数据实证与几何推理,展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规律探索课堂。课堂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如何变化”为锚点,开启探究之旅。在“验证”环节,学生分组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记录数据并对比面积比;随后拓展至平行四边形等,验证规律普适性;最终抽象归纳出“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平方”的核心结论。老师巧妙设计“说理论证”任务,要求学生用代数公式推导长方形面积变化成因,从数理逻辑层面完成规律的本质理解。

144e638d111048be9ada770389378534.bmp

星汇学校尤楚茜老师执教《数字编码》一课,创新采用“侦探破案”情境,带领学生化身小侦探破解“博物馆失窃案”。通过分析身份证号码的出生年份、性别信息排除嫌疑人,结合邮政编码锁定嫌疑人地域,解码数字背后隐藏的规范性、唯一性。学生现场设计学籍号,融合入学年份、班级等编码逻辑,感受数字传递信息的魅力。课堂以生活问题驱动思维发展,将抽象编码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密码”,培养数据思维。

711128f4b9ff493fa4386231bb327d62.bmp

星汇学校吴珂炜老师课始从判断一个复杂连加算式和的奇偶性起,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转化成最简单的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进行探究: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接着研究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的情况,总结出最优策略;最后回过头将最先遇到的难题一举击破,形成一个圆满的闭环。课尾,教师引导学生复盘,提练总结出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流程,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更是研究方法的思维积累。

48c0e0a97820425897930a51caae4848.bmp

金鸡湖学校乔艳艳老师执教的《认识20~99》一课,通过合唱团这一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19到20的认知过程。教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的组成与位值原理,使学生在具身体验中掌握十进制计数方法,形成对20以内数的认知迁移,有效落实了"数的认识"领域的核心素养目标。

e7871b99f18d48f6889a563fabe0eb33.bmp

金鸡湖学校封霜红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单数与双数》,以"做中学"为理念创设结构化探究活动,通过"操作具象感知-对比分类建构-抽象归纳模型"三阶学习路径,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完整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建立单双数的表象认知;运用单双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发展数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472be46208bf4fee9a0b136dc365f2f6.bmp

fb566b30dc1b459887f5f5ef2cd0fb3e.jpg

ad603e89591146768265cce9b0c0738c.jpg

dc78b3daab234cd5b2434cb34b909204.jpg

dbdf223824094e1b999f7cd83c544191.jpg

152c33c0e809439ab476eb9917cd086b.jpg

7b8bc3eb37b54a03a993d334e92aab2d.jpg

随后的研讨环节,有幸邀请到了来自文萃小学的苏州工业园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马范瑾老师,为大家进行评课指导老师结合《用数对确定位置》展示课,深入剖析了数字化教学的优缺点。她指出:“数字化工具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但教师在使用时需注意两点:一是技术应用的适切性,避免为了‘炫技’而忽视教学目标;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例如,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互动白板展示位置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怎样确定位置,这一点做得很好。但在问题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层次性。老师的点评既肯定了优点,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为在座教师传授了宝贵的经验。

b0a1f88413a94913a6f0e305d0d57435.jpg

f82970d5c18f4160b25831834cafeac5.jpg

来自集团学校的几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也在展示课之后对上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指导。星洋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孙承勇老师、斜塘学校数学组教研组长闫晓栋老师、金鸡湖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杨皎皎老师、星汇学校数学备课组长徐静静老师,和与会教师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推理意识与推理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数学问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老师们认为应多尝试数字化工具,但注意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课堂节奏的把握是关键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应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优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的核心仍是学生思维的培养。参与研讨的教师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1368d555fd2f423aabffdd6338638bbf.bmp

dd22b24617de404bae34934c53652b30.bmp

ba1b6888646641f98b0e99e2176ec9d5.jpg

576dab6f3a63421f8e93526fea97d351.bmp

此次研讨活动为集团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对推动区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金鸡湖教育集团将继续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研究,努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人:汤梓锴

一审一校:刘亚芳

二审二校:孙承勇

三审三校:张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