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区域动态>详细内容

探索语文实践路径,深耕核心素养沃土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承办园区初中语文学科实践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为深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转型路径,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25年6月4日苏州工业园区初中语文学科实践专题研讨活动在星海实验初级中学举行。活动聚焦语文实践性本质,通过精彩课堂展示与深度研讨交流,汇聚全区语文教育同仁智慧,共绘语文教学实践新图景。

情境生发智慧,实践点亮课堂

星洋学校顾慧雯老师开设《壮游笔迹——从“行路”到“成文”》,创设星海“壮游研修社”情境,带领学生解密单元游记技法。课堂以端午研学任务驱动:学生提炼八下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写作密码,从景色描写、情感体验、文化嵌入这3个维度来修改课前游记习作。学生通过集体修改、个体修改演示,融合文学描写与地理、历史知识,实现“以足丈量,以文载道”的壮游精神。

7fa31f90415f41b89c9d6f788894304d.jpg

朝前路学校李蕾老师围绕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一滴水”的视角探索丽江文化,通过绘制漫游地图、设计景点推荐卡、分享研学感悟等任务落实游记文体学习。最后,李老师布置了仿写游记的作业,要求以“物”的视角记录旅程,激发学生想象力。此次研学将文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让他们在创意中感受到“万物有灵”的写作乐趣。

f59e25f3685c42ffb3d478c52b53b2a2.jpg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范伊雯老师执教的八下游记大单元整合,创设了“跟着课本去旅行”的生动情境。课堂上,学生们化身“小导游”,分别围绕壶口瀑布、各拉丹冬、丽江三条经典路线,精心规划行踪安排。课堂书声琅琅,同学们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甄选出最能展现景点特色的语段和匹配的照片,巧妙融入宣传单设计。范老师引导学生们体悟水的不同形态,巧妙地将民族精神的滋养融入语文教学。课程尾声,师生们以“三行情诗”总结旅途的“所至、所见、所感”,将壶口的惊涛拍岸、冰川的万古轰鸣、丽江一滴水的潺潺细语,最终汇聚成笔尖流淌的文化强音。

b33049054dbc4710ba1f5dd884dcd43e.jpg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单晨菲老师创设了“新加坡访学团”的真实情境。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游园经历,规划推荐路线,用黑笔对游记的详略进行删改;通过摄影术语类比写景的技巧,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学生借助平板电脑扫码进入网师园VR全景,沉浸式穿梭于亭台楼阁、捕捉细节,并运用蓝笔现场完善游记,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当写作触及文化感悟的难点时,学生们效仿老师的示范,借助平板向人工智能探询文化底蕴,以红笔深化所思所感,将精修后的游记升华为传递苏州园林精神、飞向新加坡校园的“文化请柬”。

df04c8e29a0a4512ba59eb6f1c8f269c.jpg

专家引领明方向,深耕实践向未来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董行之评课指出,教师们有效运用真实情境驱动教学,成功构建了学科实践的场域,并设置了富有张力的教学情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封闭性。课堂精心设计的活动任务链,有效整合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维能力,为学生的素养发展搭建了坚实的阶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从简单描述向深刻思考的提升,其设置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董行之强调了文化育人在语文课程中的独特价值。她指出,游记教学不应仅停留于文本分析和写景技巧的传授。她肯定教师们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及深入挖掘苏州园林文化特色的做法,认为这为民族精神培养与地域文化教学提供了助力。董行之还就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思考:挖掘情境要深、拓展情境要真、评价体系要全。游记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绝佳载体,期待教师们共同探索更多转身向山野的教学路径,让游记教学真正成为行走的阅读与心灵的旅行。

b199be9a296447da88b91268d107669c.jpg

唯亭学校校长顾晔给老师们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游记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和思考方向。他指出游记的本质是作者以足迹丈量山河,以文字镌刻自然,表达情感的空间叙事艺术。接着顾校从游踪、景语、哲思三个方面深入阐述:游踪是行文的骨架与路径。这是作者足迹的清晰呈现,是串联起整个旅程的线索。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定点定景”、“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清晰勾勒出行进路线图。景语是情感与审美的载体。景物描写绝非简单罗列。它承载着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细腻的感受和精妙的语言艺术。要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如何调动感官,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赋予景物以生命与个性,营造氛围。哲思是精神的升华与内核。游记的灵魂,往往在于由“景”及“心”的感悟与思考。它可能源于一处古迹引发的历史沉思,一处险峰带来的生命启迪,或寻常景象中顿悟的人生至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如何在描摹景物、记叙游踪的基础上,自然生发或含蓄寄托对自然、生命、历史、文化的深刻体悟。

42bd503bd89b43ce9aaf3c525359a79f.jpg

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芦淳老师就语文学科中的科考实践、思辨实践和审美实践三方面给老师们带来了教学上的方向与帮助。芦老师指出语文学习绝非纸上谈兵,其核心在于鲜活的实践。在科考实践中,要锤炼扎实功底,条分缕析,引经据典,夯实文化根基。这如同构筑广厦的地基,赋予大家解读世界的精准工具。在思辨实践里,要激荡思维火花,于经典文本中质疑、辨析、论证,在观点交锋中明是非、辨真伪、立己见。而审美实践则唤醒心灵共鸣,沉浸于文字构筑的意境,感受语言的韵律与意象之美。诵读涵泳,创作表达,让美感浸润心田,滋养人文情怀。三者交融,语文方能成为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沃土。

2d1f9344973b4452be2ac4c3142ddaf5.jpg

本次研讨是一场教学技艺的精彩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展望未来,学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深耕实践沃土,以更富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与更扎实有效的课堂实践,让语文学习焕发蓬勃生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根基。

 

撰稿:单晨菲

图片:刘明香、沈晨希

一审一校:颜丹

二审二校:陆琦

三审三校:潘宁